远征士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趣读吧quduba.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本张弛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准备,毕竟日军是举国动员,甚至还要把战略重点都转移到中国,所以这就不仅仅只是要把部队转移过去的问题了,还有整个行政机构、以及家属、重要人物、重要资料、细软、机器等等,甚至就连天皇也要跟着过去,这都需要严密的计划及精心的准备。

应该说,这时候越迟开打对远征军越有利,因为远征军已经在抓紧时间生产“飞机飞弹”了,一旦“飞机飞弹”生产到一定的数量有足够的储备,另一面制工厂也越来越多产量越来越大,就有可能形成每天消耗掉的“飞机飞弹”与刚生产出来的“飞机飞弹”等量,这也就意味着远征军对朝鲜海峡的封锁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如果形成这种态势,那对日军来说无疑是种残酷的打击,到时他们很快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继续跨越朝鲜海峡转移战略重心吧,大量的部队被歼灭在跨越的过程中,到达对岸的部队所剩无几,于是也就发挥不了用。

放弃跨越吧,那就意味着日军就只能呆在日本本土等死。

不过战斗很快就爆发了。

起因是重庆政府已经有所动蒋校长被张弛那封电报给吓得不轻,其实蒋校长也应该紧张,因为蒋校长觉得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是被日军两面夹击而且还有冲绳这么好的一条退路的情况下,基本是不可能死守的。

蒋校长这么想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是基于军事战略上的判断,死守东北对远征军来说几乎就没有什么好处,甚至还可以把通道让开使日军与国军两虎相斗而远征军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其实蒋校长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只要有一丝希望,张弛永远都不会放弃一寸土地,不为什么,就为那是中国的土地,就为生活在这些土地上的是中国人,就为自己是保家卫国的中国军人。

蒋校长当然不知道张弛会这么“傻”,所以就迫不及待的集结部队做出姿态“声援”东北。

这一方面是希望能切实的减轻南京方向的日军对“东北”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远征军看到胜利的希望不放弃东北。

而且蒋校长的这姿态做得也有点大,几天之内就集结了三十万部队,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史迪威训练的美械师。

要知道日军在战场上可是吃够了美械师的苦头,虽然他们也知道蒋校长手里的美械师跟远征军这些美械师在装备、素质上无法同日而语,但与远征军打了这么场仗而且还是屡战屡败心里阴影都被打出来了,于是一听另一头又出现几十万的美械师,马上就急了。

再加上朝鲜交通又不是很便利,梅津美治郎担心再这么下去的话,只怕日军主力还没进入东北,南京方向的日军都已经被击溃了。

于是二话不说,梅津美治郎当即下令马上展开行动,至于还没做好准备的单位,就在其它部队横渡海峡时继续准备、集结。

应该说,梅津美治郎还是制定了一个详细且又自认为稳妥的横渡海峡的计划日本人心思谨慎,如果他们都自认为“稳妥”了,那基本就是万无一失的意思。

从某种程度来说,横渡计划的确“万无一失”。

这主要是因为朝鲜海峡长300公里,宽180公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佣兵1929

佣兵1929

山有意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0万字
蝉动

蝉动

江苏棹子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历史 连载 613万字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历史 连载 503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大篷车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历史 连载 17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