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慈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趣读吧quduba.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八月初三,“钟式农具”正式开门。
钟喜在前两天接回了何晓梅和钟百乐,这会也都在门口捂着耳朵看门口噼里啪啦响的鞭炮。
何晓梅是激动又担忧。
激动在于他们一家终于真正的开始做买卖了,可东西刚开始要怎么卖也是个事儿。
这事钟喜已经在制造割麦机的时候想好了:下乡,亲自展示。
没错,钟喜想的很简单。这是个人们还没见过的农具,既然是可用的,可行的,就必须让那些庄稼把式们都看看,这才能激发想买的欲望。
钟家铺子门口立着一个割麦机,铁质的刀片朝上,在阳光下看着闪闪发光。
可不是嘛,那铁匠铺子的老陈这一个月给他磨的,硬是他也不睡,钟喜也不睡的干了大半个月,做了三十副铁制配件。
虽是放了鞭炮开了业,来瞧的人寥寥无几,只在门口看两眼琢磨不出来是什么东西也就走了。
第一个进门的确实那曹大勇。
现如今钟喜一家也知道这曹大勇以前确实是当兵的,还是个小头头。但现如今世道太平,朝廷也养不起那么多的闲散小兵,于是遣散了一部分。
这曹大勇正是其中之一。
“钟哥,你这个东西是个农具?是什么时候用的?”曹大勇进来就问。
“这正是秋收用的割麦机。你看,”钟喜边说,拿起铺子里的那个给曹大勇看。
“这边有个拉绳,连着最底下的轴承,绳子一拉,带动轴承可以使这下面的刀片高速转动,这上面的小锯齿高速转动的同时就可以割倒麦子了。拉动绳子一次可以割五下,远比我们拿着镰刀快的多。”
说着,直接拉动拉绳让运作起来。
确实,转速快,人手有木质把手,还配了背带,轻便易操作。
这上面还有一点钟喜的巧思:他尽量地打磨了一批比较薄的半圆形的木头,安装在刀片上方,是为着割倒麦子的时候让他们往一边倒,加快秋收效率。
“你这东西确实不错,但你不吆喝没人认识,也没人买。多少钱一个?”曹大勇觉得确实是个好东西,他要做第一人,试试这东西。
“二两三钱银子,要是你买,我给你二两。绝对好用。”钟喜说,
接着他说“我准备要去乡下下地割麦子这不就会宣传开。”
曹大勇闻言付了银钱没再说什么。
一听就是有章程的人,不必咱多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在东京当报恩狐狸》《首席医官》《预支未来,修出个人间武圣!》【无限文学】《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美艺言情小说书馆】【都来读小说】《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小粉书】《两界:我早晚成仙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