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七月流火。

“诸君稍待,且坚壁勿与战。”面对一齐前来请命攻打襄武城的诸多将校,刘璋先是拒了一声,而后他面露淡笑,好言宽慰道:“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今者韩遂兵马士众与我军相仿,粮草积蓄则远逊于我军,当以我之长,攻敌之短,伺其粮尽兵疲,一举克之,此万全之法也。”

“诺。”一众求战的将校拱手应诺,在刘璋有了决断的当下,他们自是没有了异议,也不敢有异议。虽是他们觉得当下连番小胜,军中士气正佳,是进军的好时候,可做主的刘璋有了决定,他们这群听命行事的人,自是听命而已。

一众将校散去,军议中郎将法正朝着刘璋感慨道:“我军士气颇盛,求战之心甚烈,军心可用。”

“嗯。”刘璋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算上今天这一波,已经是第三波求战的将校拜在他的面前了,军中将校,一个两个都渴望着大战一场,击败并枭首韩遂,为刘璋荡平凉州之地。

只是局面虽是对己方有利,且韩遂一方已然式微,但刘璋还是打着万全的举措,意欲耗尽韩遂一方的粮草,而后再大举进军,到那时,才称得上是有胜无败,可得一场大捷。

“且再等等吧,眼下该急的是韩遂,却不是我们,我们耗得起,韩遂耗不起,让韩遂干着急去。”刘璋淡然一笑,他向法正言道,摆出了他从始至终的态度,一个字——耗。

法正闻言点了点头,他目光朝着西面的襄武城望去:“如今的局势对韩遂甚为不妙,恐其人会狗急跳墙,把所有的赌注托出,做出决一死战、拼命的打法来。”

“是有这种可能。”刘璋亦是举目西望,他轻笑了一声:“只是不知有几人愿意陪着韩遂拼命,韩遂的本部人马或许可以,然宋建、羌胡之辈,孝直以为,他们会跟着韩遂一起拼命吗?”

“明公说的是。”法正露出笑意,他言道:“韩遂数月以来,募集大众,招诱宋建、羌胡等诸多逆寇,看上去是形势益张,甚为煊赫……但韩遂作为主帅,却是难以镇住宋建、羌胡等辈,就像是一条无头之蛇,哪里能得前行。”

法正展望了一句:“说不得,粮尽之下,彼辈自生内乱,不攻自破,倒省了我们一番功夫。”

“如此最好。”刘璋随口应了一声,他并不认为韩遂聚齐的叛军会不攻自破,毕竟韩遂作为浪迹陇右多年的汉贼,多少有两把刷子在身上,如今韩遂被逼到了绝境,恐怕会是做出兔子咬人的举动来。

“也或许,韩遂能督促叛军拼上一把,以韩遂在陇右的威名,再耍上一些小计谋,说不定能裹挟叛军做出背水一战、于绝境下搏命的举动来。”法正没有一个劲的往好处想,他也有些比较糟糕的念头。

听得法正此言,刘璋淡然的问询上了一句:“那以孝直之见,韩遂不攻自破,和韩遂绝地搏命,二者哪个几率更高一些呢?”

“韩遂性子虽是狡黠,但也有一二刚烈之气,他肯定不甘心因为粮尽而溃败,当是绝境下搏命几率大些。”法正十拿九稳的说道。

“嗯。”刘璋半眯着眼睛,眸光扫向了襄武城。

襄武城,县寺。

“军中粮草还可支多久。”韩遂发言问道,语气中是止不住的忧愁之意,当今的局势对他来说很是不佳,大司马刘璋不与他一点机会,领兵至此但坚壁不战,高挂免战牌,一门心思的要把他耗到粮尽,使他粮尽自溃。

成公英闻言,他眉色颓然,哂笑了一声:“将军,军中之粮,却是难以支撑过这个月,不日我军就将断粮,或许杀牛马为食,还可支撑几日,但也没有多少日子了。”

“陇右终归是人少地贫,不足以成就大事。”韩遂直直的叹了口气,随即他正色看向成公英,殷切的问道:“先生,如今我军即将粮尽,马上就要落入绝境,可有良策解之,为遂谋一条生路。”

“眼下惟有两策,尚可博一线生机,唯将军择之。”成公英语气淡然,平静的言道。

“那两策?”韩遂追问了一句,语气中有些急切。

成公英没有立即开口,他示意韩遂先安座,而后他方才言道:“当今之际,于将军而言,实乃生死存亡之时,今日之事,一则弃众而去,领麾下亲随子弟奔赴河西,河西僻远,刘季玉一时间当难以鞭及,将军可在河西静观时局,伺机而作。”

“河西?”韩遂皱起双眉,他思考起陈公英给出第一条计策,抛弃大军,领着亲随子弟远遁河西,似乎是可以得一线生机,脱离眼下的困境。

但韩遂有些疑问,他蹙眉问道:“我若是奔往河西,而刘季玉荡定陇右之后,将手伸到河西,到那时,如之奈何?”

“西域地广,同中州有万里之遥。”成公英没有做出详尽的回答,而是单单介绍了一句‘西域’。

韩遂面色上泛起一阵苦笑之色,他自是听明白了成公英的话,成公英这是在说若是刘璋攻取河西,他还可以往西域遁去,而刘季玉总不至于派兵到西域追杀他,至于刘季玉若是真的追杀他到了西域,听闻西域之西,有贵霜、大秦。

“先生的第二策是什么?”韩遂没有立即给出回答,而是问起了成公英第二条计策的内容,他打算听完成公英的计策再做决断。

“第二策较第一策风险有些大了。”成公英先是给出了一句铺垫的话,也是一句预先心里准备的话。“第二策便是激励士卒,趁着粮尽之前,同刘季玉决一死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嘶。”韩遂露出了深思的模样,片刻后他纠结道:“先生,若论我本部人马,尚且可以督促一战,然宋建、烧当、先零、参狼等辈,欲令彼辈拼命,恐非易事尔。”

在说这句话的同时,韩遂也给出了他对成公英所献上的两条计策的偏向,他有意同刘季玉决一死战,而不是像被撵的兔子一样到处乱窜,远遁异国苟且偷生。

“欲激宋建、烧当、先零、参狼等辈决一死战,需用计尔。”成公英通过韩遂的问询,知道韩遂更偏向第二条计策,他给出了相应的计策,用于促成第二条计策的视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趣读吧【quduba.org】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季汉刘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502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