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其实你没有必要在这里,难道您还和那个小子一样不放心我吗?虽然这两年我并没有在战场上驰骋,但是这一身功夫都没有放下,真要是有点什么事的话,我做的肯定比他好。”

按照苏定芳的想法,应该让李象回长安才对,说起来李象出来的时间也不短了,长安城那种地方,一名将军或者元帅,离开三年也不会有人想起你,但是李象的身份不一样,如果要是李象离开长安时间太长的话,恐怕有些事儿就不好说了。

就拿目前这个情况来说,如果要是李象离开的时间太长,难免有些人就有别的想法,关乎到皇位,再加上这些年李象得罪的人也不少,如果要是等着李象上台的话,这些人恐怕没好日子过,所以在李象没有回来的日子里,他们恐怕就得有点小动作,而这些小动作也不是李象愿意看到的。

“战争是一种进程,战争结束之后又是一种进程,现在我们在拜占庭帝国的战争明面上已经结束了,但实际上下一次战争正在开始,你知道拜占庭帝国的影响力有多么大吗?我们眼前只是一部分,记得我以前跟你说过,拜占庭帝国横跨欧亚两州,处于地中海沿岸的一部分地区,根本就没有受到影响,阿拉伯帝国也是如此,在非洲还有不少的土地,所以我一直告诉你们,不要看我们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那么大,其实他们还是有能力还手的。”

李象当初选择打仗,现在就得一直走下去,虽然可以不打仗,虽然可以抱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过下去,但如果要是那样的话,祖宗的土地会一直停留在中原那一块,就算是子孙后代有那个能耐,也没有李象现在的环境好。

所以李象必须得为子孙后代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给所有人做一个标杆。

李象还记得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网络上很多人都在鼓吹秦始皇,欧洲那么多的国家,就是因为少了一个秦始皇,并没有出现大一统的国家,所以在后来的一些日子里,他们只能是互相征战,每个国家的面积也不怎么大,根本就没法撑起这片天下,但是咱们国家就不一样了,所有的人都想着统一天下,如果要是你不想统一天下,恐怕没有人愿意辅佐你,他们还会说一句,竖子不足以谋。

谋士们都明白的道理,难道作为一个创业者,他不明白这个道理吗?你想着在天下立足,那首先你必须得有长远的理想才行,如果要是没有长远的理想的话,谁愿意跟着你混日子呢?

找块小的土地,然后就想着过日子,你的实力不够强大,你就能够坐稳这个位置吗?早晚有人会想着把你给赶出去,然后把你的土地给抢了,如果要是不想有这一天,那你就得先去打别人,在战争当中不断的强大。

原本李世民的唐朝,的确已经非常强大了,几乎把周边的人都给打服了,而这些人也承认大唐的存在,但是李世民的政策是极为有问题的,只要你承认大唐的存在,那么马上给你封个官儿,这也就算过去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趣读吧【quduba.org】第一时间更新《大唐之最强皇太孙》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远征士兵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历史 连载 388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463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
亮剑

亮剑

都梁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历史 全本 5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