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趣读吧】地址:quduba.org

雷泽诺夫安排好训练事宜之后,就不在管了,苏军的平时指挥体系内,是存在两个或三名副手的,平时他们并不会负责各项事务,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军事指挥和连队管理,也就是俗称的影子部队。

通常情况下,以一个师为单位,拉出副师长,副团长,副营长和副连长,然后补充新兵或预备役士兵,补充仓库内武器装备,这样迅速的建立起来了一个初具战斗力的师,这样的快速扩军一定程度的保证了军事主官不会因为不熟悉指挥大规模部队而出现指挥上错误。

战斗力也能保证比新组建的师强,还有就是传统的扩军模式下,通常一个师只存在一个副师长负责平时的日常和后勤保障,如果要扩军的话,军官只能从下面提拔,指挥员也要从其他部队抽调,会非常影响原来部队的战斗力。

苏军的这套由参谋部设计的体系,也被称为第二部队。一般情况下,这种制度并不会影响平时的日常训练,但在爆发战争或局部冲突的时候,就会原地留下一套第二部队,组建新的部队,完成快速扩军。

当然这是受到了当时的世界局势影响,苏联总参谋部根据十月革命之后的国际局势,认为苏联的外部环境是非常糟糕的,受到了封锁和包围,势必会遭受侵略战争。所以根据总体战的理论,设计了这种体系,直到现在还在用。

雷泽诺夫递给了一把狙击枪给叶凡,他自己也用一把,叶凡拉开枪栓检查了一下,从瞄准镜可以看出来这是采用了pe瞄准镜的莫辛纳甘m91-30型狙击步枪。

莫辛纳甘m91-30型狙击步枪采纳的是四倍率pt型瞄准具,但鉴于它的种种缺陷,1931年推出了它的改良型vp型瞄准具。但苏方在屈光学技术上的欠缺,新型号仍不是一种理想的瞄准具。由于被六颗螺钉牢牢地固定在机匣盖的後方,装弹十分不便。

1936至1937年,vp型被pe型瞄准具取代。该型瞄准具重0.62公斤,装在可靠的seso支架的一侧。pe对提高命中率起了很大的作用,使用它可对1,400米距离上的目标进行射击。一旦瞄准具在行动中受损,可依靠瞄准导轨进行射击。

这也是一款非常长寿的武器,作为莫辛纳甘的改进型,这款武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适用于专门的狙击作战武器。由于苏联的战术思想一直把狙击手当成直属于连排的支援火力,并且不是很注重长距离狙击,因此他们在1963年开始改用半自动的svd狙击步枪。这款武器更长寿,现在很多冲突地区还能见到他的身影。

但这种类型的狙击枪更像是班用的精确步枪,配发给班用射手。但瑕不掩瑜,从斯大林格勒的废墟中,到保卫列宁格勒的红军战士,再到八月风暴中的突击集群,还有越南雨林中突然冒出的枪口,一颗颗子弹在狙击手的瞄准下开枪,击倒侵略者。

而莫辛纳甘m91-30狙击步枪的设计缺陷在于:重量大。瞄准镜的倍数小:只有3.5倍,只适合进行600米内的精确狙杀,再远一点就要靠狙击手的天赋了。加上因为瞄准具重叠地安装在机匣盖的后方,挡住了弹夹插口,狙击步枪不能装入普通的五发弹夹,只能一次装一发子弹。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战斗效率。

所以很多二战中的狙击手往往会不用瞄准镜,比如西蒙·海耶这位传奇狙击手,靠的就是他作为猎人的直觉,他使用的一直都是一把莫辛纳甘步枪,但地形的确是一个狙击手的加分项,作为芬兰人,常年适应高寒森林地带,常年从事农业和狩猎的他对于森林中的一切都非常熟悉,往往能靠很少的补给就能潜伏数日,待到关键时刻扣动扳机。

还有三八线上的哪一位,也是用的莫辛纳甘。最大的问题就是,当时的光学瞄准镜很不靠谱,在阳光下或者灯光的照射下,会反光,这对非常注重隐藏自己的狙击手们来说,非常影响自己的直觉和嗅觉。

德军就曾经拍摄过一部短片《隐形的杀手》企图快速的培训狙击手应对苏军大规模的狙击战,但很多德军的狙击手看过片子之后都认为这是扯淡,狙击手除非特殊原因不会把自己限制在一个地方,像短片中那样藏在自己挖的洞里或者树上的情况很少遇到,而且极其容易遭到敌方的炮火轰炸。

远征军在缅甸就曾经遇到过躲在树上的鬼子狙击手,他们通常不带瞄准镜,而是躲在树上,利用树梢来做掩护,往往被远征军发现之后,直接大炮轰炸那片区域。尽管雨林里炮弹非常受到树枝的影响,但小鬼子偏偏爱躲在原始丛林中高大的树上。

叶凡看着手里的狙击枪,还是放下,选择一只普通的莫辛纳甘步枪,对于这种五十米和一百米的射击来说,用狙击枪就没有意思了,但雷泽诺夫却示意叶凡看向一旁,原来雷泽诺夫早就抓来了麻雀和野兔子。

叶凡摇摇头,举了举手里的步枪,示意自己还是用这个,雷泽诺夫也不在意,默默的一颗一颗子弹的压到了狙击枪的弹仓里面。

当然有裁判,当初和雷泽诺夫一起的乌日图那斯图大叔被叫过来当裁判,随着他喊:“开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晋末长剑》《大明汉高祖》《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炼道升仙》《地主家没有余粮啦》《大明:嘉靖修仙啦》《仗剑独行斩鬼神》【趣读吧】《神话版三国》《游戏搞到一个亿

《亮剑之后勤部长》转载请注明来源:趣读吧quduba.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2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6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7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
嫁给鳏夫

嫁给鳏夫

一鸟嘤鸣
晋江vip2018-03-22完结总书评数1299当前被收藏数4142小村里清纯善良的阿薇,嫁给了独居深山的鳏夫。高冷艺术宅vs萌甜暖妹子内容标签布衣生活种田文甜文主角阿薇,范辰轩┃配角┃其它
历史 连载 30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