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交谈 (第1/2页)
自由艺术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趣读吧quduba.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午好,医生。”
医生表情柔和,看起来像是一个很合适的交谈对象:“距离上一次谈话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我们还是继续讨论上次那个没聊完的议题,你还是坚持认为存在绝对的自由吗?”
“是的。”
“可是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绝对的自由和自由意志一样,是一个伪命题。从科学的角度,早就有研究人员做过实验解释了这个概念。”
“人在做出反应和决定的几百毫秒之前,大脑就已经发出信号了。”
“人类并不是自己行动的发起者,我们对决定的意识体验,即我觉得自己是自由做出这个决定的意识体验仅仅只是一种事后的幻觉而已。”
“我不得不遗憾的告诉你,人是生而自由,却又无处不在枷锁之中的。如果没有枷锁来对比,你如何感受自由?”医生借用了尼采的名言,她并不是试图让病人相信她的理论逻辑,而是想要对方明白:存在即合理。
其实面对一个认知偏执的病人,说出这段话于医生而言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但总需要一些刺激,才能试探出病人真实的认知情况来。
和正常人不一样的是,大多数精神病人都很固执于自己的观点。
病人只是礼貌又咄咄逼人般道:“医生,生死也不绝对吗?”
“仅仅是以我们目前的生命形态来说,是暂时绝对的。”医生选择跳过这个纠缠不清的话题,继续问:“那你依然坚持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包括我们本身都是虚构出来的,对吗?”
“是的。”
“如果一切都是虚构的,那你又为什么会有自我呢?”
“人类的主观性只是一场幻觉。”
“如果你的自我仅仅只是一场幻觉,那你为什么还活着?你为什么不停止活着?”医生问。
“你们恐惧死亡是因为你们在有自己的思维之前就已经习惯于活着了,而对我来说,活着和死亡没有区别,这些都是虚构的,这没有区别。”
“但你的感受是真实的,这就像你追求的自由一样,活着的感受是真实的。”医生补充强调:“如果这一切都是假的,你又为什么一定要追求什么呢?”
“是的,这点我并不否认。整个人类社会都是由虚构的概念组合起来的,大家是因为相同的叙事共同生活的,就像公民们都普遍认可一些金属是有价值的,尽管实际上那并不能算作生存资料。”
“但脱离了城市的环境,这些金属没有用处。医生,我只是脱离了‘城市’的环境而已。”
医生抿嘴,遏制了自己就病人的回答继续深思的冲动,她再次停顿片刻,还是继续了这个带有一定危险性的话题:“如果这些全部都是虚构的,你觉得会是谁制造了这些虚构的事物呢?总不会是生而有之吧。”
病人默认。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