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前传之王家嫡女》转载请注明来源:趣读吧quduba.org
生辰之后,很快就是沁姐儿周岁,冯紫英坚持大办了一场,熙鸾觉得都是虚热闹不过也不会反驳他就是,现在冯紫英就是一个妥妥的女儿奴。
今年鸿哥儿打算下场一试,冯家就在京城,所有不必像耀先一样出远门科举,熙鸾便没有反对,虽然大家都知道,鸿哥儿自己也知道,今后肯定是要走武举的,但是既然儿子想在长大前任性一次,熙鸾也没有反对的理由。便让两个大的今年去参加秀才试,小的沐哥儿也想去,熙鸾和冯紫英都觉得十二岁还太小,没有必要出这个风头,便不许他去,沐哥儿倒是听话,性格也不是张扬的类型,便仍然回去书院读书。
八月里鸿哥儿果然中了秀才,其实于他不过锦上添花,儿游哥儿只过了两试,成了童生。游哥儿虽需要功名,但是有自知之明,也不算失望。还是欢欢喜喜的去了外祖母家,参加表哥耀先嫡长女的百天宴席。
明年又是大选之年,王家已经选定嫡长女榕姐儿参选,圣人已经提前打了招呼,王俟也不能违背,其实就是走个过场,熙鸾知道是圣人相中的榕姐儿做儿媳妇,而且是很可能是给莹的五皇子准备的,五皇子后年正好十六岁,和榕姐儿同年。不过也有可能是给四皇子选的侧妃,但是以熙鸾和冯紫英对圣人的了解,一个侧妃,还不至于让圣人提前透话给下边,基本就定下是五皇子的正妃了。
和官家有了默契,熙鸾也不忙着给侄女找人家了,大侄女定给了皇子外甥,熙鸾还是开心的,五皇子算是熙鸾看着长大的,为人很是开朗,和莹很像的性格,不会是大位的人选,却是圣人最疼爱的儿子。榕姐儿因为生母牛氏的事情,一直就是过于稳重了,希望能受到五皇子的影响,以后做一个闲散王妃,把她的神经别崩的那么紧。
至于二侄女椿姐儿,熙凤早就给和椿姐儿同岁的荫哥儿看好了,要娶回家做长媳的,椿姐儿不同于榕姐儿和牛氏有些感情,椿姐儿出生后就是史氏带着的,不像耀先和榕姐儿受到的影响大,这几年跟着姐姐管家,为人很是爽利泼辣,真是有些熙凤当年的样子,也怪不得熙凤喜欢她。
熙鸾不急着为儿子们选妻子,毕竟最大的鸿哥儿两个才十五岁,虽然这个年代都是十六七岁成婚,熙鸾却没想着把这个为标准,毕竟规矩对男子还是宽松很多的。熙鸾有问过三个儿子,除了鸿哥儿表示自己是长子,要遵循父母之命找个一个武将家的闺秀,早日成婚外,游哥儿是说十二岁之前不想娶妻,沐哥儿则是道要找个看着顺眼的才女成婚,还要能管家,还要孝顺父母亲,还要性格稳重的,兴许十二岁的沐哥儿还没想清楚,儿十五岁的两个大儿子都有自己的想法,熙鸾打算按照儿子们的需求去找,所以也就是中了秀才的鸿哥儿该相看起来了。
下半年开始,熙鸾便开始,多参加各种武将家里的聚会,毕竟是有目标的,明年又是大选之年,武将家里,倾向于送女进宫的不多,官家也不大喜欢从武将之家选妃,又不愿意指婚给皇子们,所以武将家的闺女参加选秀的成功率也不高,莫不如就干脆不参加,否则没选上也显得自家姑娘不够好。
熙鸾的目标盯着三四品人家的嫡长女,毕竟鸿哥儿以后是顶门立户的长子,虽冯家又宗妇,但是冯家主要是文官,品级又低,所以鸿哥儿媳妇没有人帮衬,在冯家也跟宗妇差不多了。嫡长女总是教养更为精心的,这是各个家族都有的惯例,且嫡长女时,主母生子不多,或者干脆只有一女,才更有时间对姑娘细心教养,到了及笄前,学管家的时候,大部分主母处在子女众多,侍妾通房也多得状态里,人际关系,家族事务都是最多的时候,正是嫡长女学习的好机会,所以,嫡长女相比嫡次女,有天然的学习机会优势。
只是武将不像文官,家里的风气多是不同,武将家的闺女,身子更好些,规矩上,却多是有欠缺的,熙鸾倒是不在乎这个,只是鸿哥儿媳妇却不能是个不懂规矩的,毕竟姻亲故旧多有文官之家,包括本家都是文官,若是太过不拘小节的姑娘,怕是习惯不了冯家的生活。
熙鸾进宫请安时,帮侄女问莹的归属,莹道自己是看上王家大姑娘了,也跟五皇子征求了意见,莹跟圣人说过这个事情,只圣人没吐口,说还在考察。
王家怀着忐忑的心情,连年也未过好,年后二月就是大选,榕姐儿有了圣人的吩咐,自然是一路绿灯的走到了最后。三月里等来了圣人为五皇子和榕姐儿指婚的圣旨,王家这头才欢喜的准备起来,上官氏为小姑子张罗嫁妆,熙鸾也为大侄女添了几抬,毕竟牛氏的嫁妆一分为三,也就不多了,史氏出了体己,耀先除了将自己分到的嫁妆都均分给两个妹妹,将家里的东西尽可能的帮妹妹张罗,傅氏眼看着有些过了,却也不敢说什么不好听的,毕竟一个皇子正妃,不能马虎。只带着儿子耀祖去史氏那里,蹭了不少好东西。
“这出身有时候也是没办法的事,傅氏还算明理,就是这眼皮子浅的毛病,怎么也改不了了。”
史氏对儿媳傅氏的评价,比当初牛氏好多了,只婆媳关系是永久的不可能特别和睦的。
“娘,有得必有失,你为了耀先和耀先媳妇能当好家,选了傅氏,若是选个出身好些的,怕是心气更高,上官氏被压着也就不好过了。”
熙鸾回娘家给侄女添妆,也是例行每月来看看史氏,母女两个免不了说点体己话。
“那倒是。对了,眼看着凤丫头家的萱姐儿今年也就及笈了,你有没有问问凤丫头看好了人家不曾?也就是你瞎讲究,我看着萱姐儿给你做个长媳都是够的,可惜你看不上。”
说起萱姐,史氏是特别喜爱的,有煕凤的精明,却没煕凤的高傲,为人很是稳重端庄,脑子也活,是个宗妇的好苗子,奈何熙鸾觉得血缘太近,是不打算给孩子们找个这样的媳妇的,为此熙鸾还和煕凤认真的解释过的,毕竟煕凤曾想着亲上加亲的。
“看好了,就是贾琏在工部的上司,工部侍郎的嫡长子,也算一门好亲事了。”
工部侍郎家里也算书香门第,族里好几个在朝为官的,还有一个在内阁的。
“是杨家吧?好人家,我早年见过他们家老太太和现在的太太,都是守礼的,也不刻薄,好人家。”
史氏听了这个才又开怀了起来。
回了家,过了午饭,熙鸾听说王管事家的带着姑娘来请安,熙鸾没什么事,便叫进来见见。
“今个一个是给主子请个安,一个呢,是我这姑娘承蒙主子不弃,从小多有照看的,如今她有了人家,也给主子报个喜。”
刘氏这两年开了绣品铺子之后,人爽利多了,也不寡言了,王管事这么些年也没纳妾,可见刘氏也是深得刘姥姥真传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求不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趣读吧quduba.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